以特色教學培育國家未來——郭娟(市人大代表) 二維碼
74
發表時間:2023-07-04 15:05 在我的幼兒時代,老師們那美麗可愛的臉龐,親切動人的微笑,輕柔暖心的話語無時無刻不在溫暖著我,我幼小的心中油然產生了長大后也要當一名幼兒教師的夢想。從任職藍天亞太幼兒園教師,到一步步走上園長崗位,這一夢想一直伴我成長。 從事幼兒教育二十來年,我和我們的團隊,積極響應黨中央提出的“發展素質教育”號召,始終在教育中研究摸索適合中國孩子全面成長的教學模式。 隨著幼兒園園本特色課程建設的不斷普及,越來越多的園所積極響應政策號召,著力打造“體現自身園所文化特色”的園本文化課程建設。 園所特色文化作為幼兒園課程建設的“根”,逐漸成為優質幼兒園的剛性需求。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,邯鄲三千年的歷史底蘊和城市氣韻,豐厚的文化內涵需要我們去傳承。 幼兒園的孩子們如何去體驗這份獨一無二的文化標識,觸摸文化脈動,感受文化滋養,延續文化魅力呢? 結合我們獨創的幸?!ず缥幕?,秉承“藍天教育,幸福成長”的教育理念,將傳統文化與教育相融合。最終,我們鎖定了“泥塑”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以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為目標,著力打造“泥”文化這一園所特色課程,讓幼兒走進生活,走進自然。 泥塑歷史悠久,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,發源于寶雞市鳳翔縣,流行于陜西、天津、江蘇、河南等地,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我們將這一技藝跟邯鄲的歷史文化相關聯,發動全園力量創建了“指尖藝術,泥塑傳承”這一園所特色文化。依據泥塑發展歷程共創設了五大板塊,分別為“泥塑初現”“唐朝遺風”“民國神韻”“現代傳承”“趙都古夢”。 “泥塑初現”板塊以最原始的泥土為原料,制作出器型簡單的陶器,原始而粗樸,這是泥塑發展的最初階段;“唐朝遺風”板塊,以人物俑、兵馬俑、唐三彩為代表,是泥塑發展的鼎盛時期,展現了大唐盛世的輝煌;“民國神韻”板塊以當時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為原型,以陶土為主料,用手和簡單的工具塑形,繪以鮮艷的色彩,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;“現代傳承”板塊采用新型材料“紙粘土”進行創作,這種材料延展性強,色彩豐富,快速成型,成品易于長期保存;“趙都古夢”板塊著重體現了我們邯鄲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和特色,以紙粘土制作的成語故事浮雕展現了成語之鄉的魅力,黑白兩色的磁州窯作品更是我們古都邯鄲的代表。 我們在全園十三個班級內創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泥塑區角,每周開展泥塑區角活動,并將泥塑同黨建相結合,比如本學期的“泥塑文化紅色傳”的總主題,又按照每月的“英雄在身邊”“紅色書香會”“勞動最光榮”“紅色潤童心”來分別開展。孩子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了英雄楷模,了解了紅軍的英勇事跡,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了紅色的種子,讓愛國愛黨的情懷深植于心。我們還將泥塑活動帶進了每一個家庭,讓幼兒、家長共同參與泥塑活動,促進了親子關系的和諧發展。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:“兒童的智慧,在他的手指尖上?!痹诔扇说难壑?,泥土是毫不起眼的,但對孩子們來說卻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,它能釋放孩子們的天性,滿足孩子們動手操作、主動探究、自由表達的需求,能發展孩子們的想象力、創造力、審美能力,這就是教育的目的,也是我們打造泥塑園本特色的初衷,從小接觸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對于幼兒的成長意義非凡! 作為一名從事幼兒教育的人大代表,我愿意用我所學所想所干,關注更多兒童成長,提出更多符合邯鄲幼兒教育發展的好建議,為我市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。
文章分類:
代表履職
|